国际教育网讯:从去年开始,国际化教育似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那些终于下定决心,要最终送孩子出国读大学的家长,突然变得更迷惑了:国内的政策在变化,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在变化,国外藤校/名校的录取标准在变化,从申请结果上看,各种类型高中的优势对比也在变化国际高中会采取小班教学,每个班在20人左右,教学上老师会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与同学老师交流。
家长到底该怎么选?大多数咨询机构还在做定势分解,还在跟你讨论标化考试如何准备、活动如何筹划
这些始终是重要的,但是对每个不同的家庭和孩子来说,变化来了,适合我的应对策略在哪里?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式分析只适于执行阶段,当我们开始选择,实际上需要跳出细节,从更高远的地方看今天国际化教育的局面,以及趋势。下面看看教育专家王敬怎么说。(王敬,曾就职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达12年,2006年起受邀参加美国考察访问并与各大学的录取委员会进行圆桌会议,期间,访校、参加国际会议、对接政府、对接奖学金项目极大地丰富了王敬对美国教育的认知。)
一、在哪里完成国际化教育?
首先的一个大前提是中国父母,特别是一线城市的80后父母对于国际化教育的热情是不可逆的。因此,国际教育的总体一定是会蓬勃发展的。
那么在这个大趋势下,具体的哪个市场、哪个部分会更好呢?这其实也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2015年,美世找了一家比较大的第三方调研,做了一个比较深入的调研,看看未来中国教育的趋势在哪里:
1、看基础教育:在本国完成国际化教育
首先,我们对比了一下亚洲教育比较领先的国家,以日本、韩国为例,现在已经很少有家长会特意送孩子出国读中学了,基本都会在本国完成基础教育。
主要原因就是本国的国际化课程已经非常成熟了,比如在日本,ib课程即将成为他们的国家课程。
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个观点,包括日本、韩国、台湾在内的亚洲国家与地区低龄化赴美读书潮的黄金时期都是10年。当然,由于中国的市场更大、地区差异化也非常大,加之经济的稳定发展,低龄留学潮时间也会更久,可能会有15-20年,但是日韩的趋势是值得借鉴的。我相信未来的中国也一定会是这样的。
其次,从教育部提出的政策信息来看,我国教育是鼓励民办教育的。
因此,未来的10年,我国国际化的融合式课程学校的竞争力很可能会有爆发式的增长。
最后,中国大学的自主招生、大学课程体系也在逐步国际化。
综合国外经验与国内政策,对于未来国内的国际化教育,我们是非常看好的,国际化教育的需求热度不会消退,只是选择在中国还是国外接受国际化教育的问题。
▲据报道,日本将于2018年废除高考,把ib国际文凭课程纳入学生的升学体系,进而培养拥有21世纪全球标准技能的国际化人才。
2、看美高:升名校的优势
如上文所述,在国内完成基础教育是趋势,但对于部分有更高申请要求的家庭,读美高还是有其价值的。
从大学申请来说,美本招生官招国际学生和招美国学生说到底还是有区别的。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中国学生数量太多,可能有30个招生官负责美国本土,但负责大中华区国际学生的招生官可能只有1个。
有人会问,那我把孩子送去读美高是不是就容易了?其实说到底,就是美国大学如何鉴定国际学生的问题,每个学校的定义不一样,大概有3种情况。
在中国接受教育的中国籍学生
这个最简单,肯定是国际生;
完整接受美高教育的中国籍学生
很多美国大学是不会把这一批完整接受4年美高教育的学生作为国际生来看待的,这些学校按照学籍来衡量是否是国际生。例如:mit就明确说,如果学生4年在美高就读,就不属于国际学生。
在中国接受教育的美国籍学生
有的家长会说,那我给孩子办个身份是不是万事大吉啦?其实也未必。例如:美国大多数的女子学院会判定这样的学生是国际生,因为他们没有系统的接受美国教育。
实际情况远比这三种来的复杂,比如还有去加拿大、澳洲等国读高中的中国孩子,比如在中国的美国学校接受教育的外籍孩子我们的孩子到底会被分到哪个招生池子,还得看美国不同大学的招生政策。
从升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读美高的优势肯定是有的。但同时也要考虑教育的本质、孩子的成长、亲子关系培养等等,现在就读美高的中国孩子出现极端事件也是不少的。
▲影响中国留学生选择的因素所占比例(图片来自网络,数据仅供参考)
3、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模式将越来越多
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上,我们一方面认为在美国读本科是刚需;另一方面,与国外名校合作办学可能会越来越多;
在国内,我认为像宁波诺丁汉、上海纽约大学这样的学校会越来越多。与国外名校合作办学,这是教育部最鼓励的,把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到国内,来帮助国内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其次是中国大学与国外名校合作项目:类似于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学院,引进密西根大学体系的人才培养项目和课程体系,中外教师联合双语教学,学分互认。
再接下去是有些学校在推的2+2项目;目的是把中国高校的孩子送出去,从现状来看,还很少有中国名校在做这件事情。
中国高校国际化这种现象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教育部对于国际教育的基本准则,引进国外第一流的教育资源、第一流的师资、第一流的办学理念。
那么将来,这些在中国的国际合作办学的大学的招生是否会倾向于双语学校的孩子?
我觉得短期还看不到,因为这会存在教育公平的问题,毕竟中国上双语学校的孩子还是少数。
以上海纽约大学的招生申请为例,我们发现上海纽大的申请流程其实和申请美国大学是一样的,包括使用的申请系统,申请所需准备的资料、学校面试等,唯一的区别就是学生必须走高考体系,必须有一个好的高考分数。不管是国际大学还是普通大学,高考的原则是不会改变的,顶多是考试方式变得灵活一些。
▲上海纽约大学由华东师范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建设,是第一所中美合作成立的国际化大学,也是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中第三所具有学位授予资格的门户校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